-
第四屆“21大學生國際文學盛典”舉辦
“21大學生國際文學盛典”自2016年創立以來,不分國度、不分種族,一年一屆致敬一位具有世界影響,對文學具有創造性意義,傾心關注人類的愛、困境和理想的作家。
-
第77屆斯特雷加文學獎12部入圍作品揭曉
羅馬當地時間3月30日上午,在羅馬商會總部,羅馬市文化廳廳長、斯特雷加獎指導委員會主席、貝龍奇基金會會長,以及主要贊助商斯特雷加酒廠廠長,共同宣布了第77屆斯特雷加文學獎入圍作品名單。
ZUO JIA YIN XIANG
01認識詩人迪翁·布蘭德
布蘭德一直是一位一絲不茍但充滿活力的風格大師,對她來說,形式的動機是希望“用另一只手……把握歷史的脈搏”——用一種藝術來取代對時間和地點的正統理解“被蹂躪的世界的整個完美語言?!?這種雄心壯志逐漸將她從早期作品中更神秘、更魔幻的模式中拉出來,轉向尖銳、自我導向的詩歌,這些詩歌既植根于日常生活的細節,也植根于政治哲學的抽象。
02谷川俊太郎:語言的匠人
從明治時期到今日的令和時代,若要說日本現代詩人中誰在國外出版詩集(外文版)最多,誰最受歡迎、最為知名,要非谷川俊太郎莫屬。1882年,《新體詩抄》開創了日本現代詩的先河,至今已縱橫沉浮、停歇、再出發140年,這期間出現過一些劃時代性的詩人。但如果找出幾位在時間、讀者、翻譯三方面的佼佼者,毋庸置疑,谷川俊太郎是在外語中接受度最高的日本現代詩人。
03作為劇作家的桑塔格
相對而言,桑塔格的小說和評論受到了評論界廣泛的關注與研究,但其創作的戲劇作品卻少有人問津,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。因此,筆者旨在對她的戲劇思想和戲劇實踐予以梳理,以展現一個更加立體、多面的桑塔格,一個作為劇作家的桑塔格。
04莫里哀為何不火了?
“莫里哀,這位人類最偉大者,堪稱勇敢者的頭領,他讓所有無知做作、高傲自負、硬充才子的腐儒無地自容,他用諷刺取得的進步勝過多次革命的成果。在其職業還很卑賤的時代,為了在宮廷打開缺口和推翻偽科學的偏見,這位喜劇家做了些什么呢?對他鄙視的東西說出他的鄙視,這就是全部——抱歉,這就是莫里哀?!?
司各特和他的歷史小說
在歐洲文學史上,司各特被尊稱為“歷史小說之父”,因為他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學品種,在歷史真實和文學虛構的完美結合上,為后人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。他筆下的主人公常常是品質正直的紳士,一方面認同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宗法制乃大勢所趨,另一方面又對古老蘇格蘭民族受宗主國欺壓、盤剝充滿同情,是個游移于社會矛盾或民族沖突之間的人物。
來源:中華讀書報|陳啟 2023/3/23
“外面的世界”,是內在包裹外在
杜拉斯說,所有走向結束,以新的介入開始的愛情會有一個作者,那就是我。這才是寫作的緣由。寫作所包含的,是失去、絕望、孤獨和激情。是面對存在的種種悖論,我們不得不做出的高貴的選擇之一。遠遠超過了“自我虛構”的意義,超過了一個十五歲半的法國小女孩和中國情人的故事背后的“真相”的意義。
來源:中國作家網|袁筱一2023/3/22
科爾扎諾夫斯基,或噩夢醒走者
毫無疑問,科爾扎諾夫斯基(Sigizmund Krzhizhanovsky,1887-1950)是被重新發掘出來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俄羅斯作家之一,幾十年來,他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“文學局外人”,因為直到1988年,這位“被劃掉的大師”的第一本小說集才得以出版。
來源:澎湃新聞|王一笑2023/3/3
阿莉·史密斯“季節四部曲”:現代生活的寓言與神話
阿莉·史密斯打碎時間和空間的秩序,以碎片化敘事來構造小說,而她輕盈迅疾的語言,仿佛一枚靈敏的探測器,游離于賽博時空與現實世界之間,收集著無數偏見和沖突的話語,拼貼出現代人破碎的心靈圖景……在阿莉·史密斯的小說里,事物的界限漸漸模糊,一切隨時誕生、隨時消亡。
來源:文學報|瞿瑞 2023/2/28
走出卡爾維諾文學迷宮的阿里阿德涅之線
在閱讀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作品時,這種對“下蛋母雞”的想象時常受阻。因為他那超乎尋常的幻想,不拘一格又精心構造的寫作方式讓我無從下手。沒錯,我看過他的肖像——由照片捕獲的瞬間,但是于事無補。
來源:澎湃新聞|李曉愚 2023/2/17
試析安妮·埃爾諾個人敘事中的屈辱和無奈
如果說杜拉斯的敘事離不開東方文化,勒克萊齊奧的敘事離不開非洲,那么,安妮·埃爾諾的敘事總是離不開他的家鄉小鎮伊沃托。她以極大的勇氣和高度的敏銳為我們剖析了她所經歷的一切,尤其是性別差異、語言差異、階級差異給她帶來的屈辱和無奈。
來源: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|劉成富 2023/2/16
《冬》之秘密,是發現“尼采在所有的當下”
為什么阿莉要讓讀者在一切尚且陌生、閱讀的混沌尚且初開的瞬間,強調尼采?她在第一節最后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,而且她恐怕也知道大部分人都不會在結束全書后再來重讀開頭:《冬》的故事“是關于真實世界中真實發生的故事,關于真實的人在真實地球上正在發生的故事”——這才是全書的文眼所在。發現了《冬》隱藏最深的這個秘密之后,再來問為什么,一個回答也呼之欲出:因為尼采在所有的當下。
來源:深港書評|文澤爾 2023/2/7
《呼嘯山莊》:閱讀這部小說的正確方式
人們通常會驚嘆《呼嘯山莊》里卡瑟琳和??藚柕那楦新摻Y是如此強韌不息,卻往往會忽略,林敦以及他代表的生活方式,對卡瑟琳同樣有強大的誘惑力。而這種誘惑,早在??藚柵c卡瑟琳少年時代一起誤闖畫眉田莊就開始了。
來源:文匯報|黃昱寧 2023/1/30
但丁《天國篇》的空間想象
貝雅特麗齊終究是近在咫尺,遠在天邊。但丁看到她向自己微笑,凝視自己,然后眼光重新轉向永恒的源泉?!短靽分信c貝雅特麗齊的最后一別,她的回眸一笑終究還是令但丁此恨綿綿無絕期。
來源:《當代外語研究》|陸揚 2023/1/18
大江健三郎:“二人配”小說攻略
大江健三郎一度非??春眯≌f的“兩組合”寫作,他稱之為“二人配”?!岸伺洹睂嶋H上是一種集結兩位主要人物于一書的藝術,或謂交織兩大故事的布局。該方法在本質上是一種“兩結合”的小說寫作意圖。
來源:文藝報|欒 棟2023/1/10
對話的邀請:伽達默爾對策蘭詩的解讀
為什么選擇策蘭?伽達默爾在闡釋后記中給出了兩個命題式的判斷:“策蘭是真正的詩人”;“《呼吸結晶》代表著策蘭藝術的巔峰”。雖然在這兩個判斷句之前補充有“我認為”、“在我看來”等讓步性的前提,其語氣的堅定仍一目了然,由它們推出的邏輯結論更是呼之欲出:《呼吸結晶》是一組真正的詩。
來源:文藝報|陳早2023/1/6
《西線無戰事》:突破戰爭文學范疇
雷馬克用自己的作品闡釋了這樣一個事實,在戰爭創傷的陰影之下,即便是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人,也無法逃脫被異化為邊緣人的困局,而其對個體在戰后命運的關注,更展現出超越國別界限的人道主義立場。
安妮·埃爾諾:個體與時代的影像之書
紀錄片《超八歲月》遠非簡單的懷舊,它見證了一個女人、一個家庭、一個階級和一個時代。個體的光芒照亮幽暗的歷史,集體記憶構建于個體記憶之上,今日的《超八歲月》與彼時的《悠悠歲月》遙相呼應,成為一本個體與時代的“影像之書”。
坂元裕二喜歡寫這樣的故事
創作時,劇本的基調和母題,坂元裕二都在內心摹擬阿基·考里斯馬基的《列寧格勒牛仔征美記》:一支只想要演奏,但不管到哪里都不被認可的樂隊,為了演奏不斷旅行,不得不克服惡劣天氣、貧窮等生存困境。
《柏青哥》:在日朝鮮人的家與恨
朝鮮半島的近現代史是悲情與厚重的??嚯y壓彎了這片土地,卻也將人間世相的風云變幻與善惡妍媸演繹到了極致。而在日朝鮮人的歷史,無疑被迫地承載與延續了這片土地的眼淚與怨恨。
揭秘《雪國》的誕生真相
在早期日本學者所撰寫的川端傳記中,這部作品一直被認為是作者在冬季前往日本新潟地區采風后的產物。閃耀著光芒的白雪、層疊交錯的云海、穿梭在雪原中的蒸汽火車,處處是令人驚艷的美景,足以成為川端康成筆下細膩而唯美的長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