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舊版入口]
用戶登錄
按內容
按標題
按作者
中國作家協會主管
機構
服務
會員
文學獎項
新聞
訪談
投稿
專題
藝術
理論評論
文史
科幻
書匯
新作品
世界文壇
民族文藝
網絡文學
兒童文學
文藝報
魯迅文學院
訪談
懷念 | 萬瑪才旦:寫小說是比拍電影更純粹的創作
在《中華讀書報》記者丁楊此前對萬瑪才旦的采訪中,萬瑪才旦曾提到:小說創作對自己而言更加純粹。我們特重發這篇訪談,紀念小說家、導演萬瑪才旦。
孫甘露:把對上海的愛隱藏在小說里
孫甘露以出色的小說家筆力,不動聲色地復刻了一幅幅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場景,寫出了一場場曲折迂回、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。
栗鹿:用寫作的方式重構自我
《空蛹》或呈現或暗示了栗鹿主要關注的文學命題:世紀初、島嶼、青年成長、記憶、家庭、天文學。
曉雪:詩人的追求永遠沒有終點
“如果我們的詩不表達時代和人民,沒有個性、藝術性和創造性,那是絕對沒有生命力的?!?/span>
散淡之心:散文寫作的理論與實踐
2022 年末,王兆勝應邀接受《寫作》雜志社專訪,闡述了他對一些散文寫作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看法。
鍾叔河談讀書
“我們的圖書就是這樣產生、發展、延續下來的,它們是文化的產物,同時又是文化的載體,只要文化不滅,圖書也就不會滅亡和消失的?!?/span>
余華:我動過真感情的,是小美
“因為寫作也是自我調節,是一個治療的過程。假如我哪個地方寫得很狠,另一個地方一定要有溫情的東西出來,要不就很難維持下去?!?/span>
徐坤:走向神圣
“我們都是在相守相敬相愛中走向神圣,我希望探索人生能夠達到的精神高度……”
關仁山:白洋淀是個大舞臺
“作家應該對一個領域或一方土地反復耕耘,才能對生活的土壤有一個深層次的理解。白洋淀就是個大舞臺,王家寨是舞臺中央的精神磁場,人物在舞臺上輪番登場,演繹曲折的命運故事?!?/span>
葉辛:寫作是我尋找的生活方式
“作家的本分就是勤奮寫作。我對文學的感情唯有用筆墨寫出一本本書來作為交代?!?/span>
石一楓:尋找生活里的新發現
“從現實生活里找到觀察時代的新角度,不斷發現我們社會的新鮮元素,我想這也是一個作家基本的使命感。意義上值得寫,藝術上又能寫,這才能夠動筆?!?/span>
鮑爾吉·原野:寫草原時,我的腦子里全是蒙古語的命名
“說到草原,我有許多話要說,有說不完的話?!?/span>
李洱:做一個比較清醒的寫作者
“總想寫出別人沒寫過的,結構、故事、人物或主要手法,別人要沒用過的。那是寫作的樂趣,否則,會失去寫作的動力?!?/span>
葉舟:河西走廊是讀不完的大書,我愿終身為徒
“恰恰是在對這一條漫長且偉大的精神之路的追逐與書寫中,我形成了自己的文學疆域、文學版圖,也構筑了自己的詞匯表?!?/span>
文學對話:尋找文學里的“城市”
“當代中國的城市文學,應當對當代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貢獻具有審美價值的文學想象?!?/span>
戴錦華×張莉:女性怎樣一步一步寫作?
事實上,對于性別議題,當我們說“我們女性”的時候,“我們”好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集體。
張檸 陳嫣婧|藝術的兩重性:永恒與時尚
文學藝術屬于“美”的領地,是“經驗的”和“情感的”,它用它自身特有的敘述或抒情的形式呈現出來,它以“未完成”或“無結局”的形態存在。
王海雪、唐詩人:跳脫地理的束縛
“新南方寫作”的提法確實很新鮮,海南不再作為一個地理名詞出現,而是以文化之態,進入一種遼闊的南方共性的視野中,我認為自己的寫作被推廣到了一個更大的區域。
臧棣:對植物的辨認,源自對生命本身的感受
就詩歌寫作而言,寫作植物詩,確實可以讓我回到對文學細節的關注。生命的美好是由細節構成的。
沈葦:希望成為一位白發蒼蒼還繼續成長的作家
游子歸來,重新發現江南。這幾年,沈葦雙管齊下創作《詩江南》和《論詩》兩部詩集,前者是“返回根子的詩”,后者體現了理論的自覺。他的寫作也從“新疆時期”進入了“江南時期”……
叢治辰:在北京大學開了一門兒課,聊聊“文學中的愛情”
叢治辰說,他想借用這門課來傳達一種想法:“通過‘愛情’也不完全是為了講文學,或者說,文學從來都不僅僅和文學自身有關?!?/span>
王躍文:《家山》意在尋求中國道德的火種
王躍文在創作《家山》的過程中常常淚流滿面:“說到‘淚水’,自然是因為用情很深。準確地說,不是我用情,而是生活本身動情?!?/span>
韓東:我從來不想神化日?;蛘邏m世
“在我這里,奇跡并非是日常發現,可能是相反的東西,是對日常的超越。它不是自然的,而是超自然?!?/span>
鐘求是:用一生的努力追問命運
“小說不僅要講故事,更要塑造人物,挖不深內心就塑造不好人物。我一直強調,人的內心是布著太多隱秘東西的大地域,值得作家用一輩子的時間去行走?!?/span>
關仁山:寫出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新人
“我們的新時代是有新起色、新作為的。我們作家要走到生活的深處,進行有效的收集提煉,重新認識和思考廣闊的生活?!?/span>
張學昕:我們一直在“準備經典”的途中
我相信,“作家論”這種批評體式會“助力”優秀的作家作品“準備經典”“走向經典”。
麥家:你可以想象一個嚴肅的人在家中
“我一直很小心地生活,心懷善意和恐懼,這既是我的本性,也是我的理性?!?/span>
小飯VS.葛亮:家國情懷見乎君子之道,也可見乎煙火日常
“文學本身的審美獨立性勢必伴隨著它開放和未有定論的面向。這帶來它對空間和時間的跨越,乃至相對恒久的意義。這是文學最迷人之處?!?/span>
劉增杰:略論現代文學史料研究中的幾個問題
“網絡時代的學術研究應該加強研究者自身的學術道德修養,以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著一字空”的精神去做學問、搞研究,這樣才能拿得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史料學研究成果?!?/span>
周婉京:在“閣樓”里,和我的虛構世界博弈
2020年到2022年,周婉京寫了一些短篇故事,攢成了如今出版的這部小說集《取出瘋石》。書名講的是中世紀的人相信取出額前的“瘋石”就能治瘋病,這種荒謬的信念在作家的筆下變成了當代人的寓言。
日韩国产欧美情侣视频,日韩国产鸥美杂技一级大黄,日韩国产同性在线,日韩国产无码一区